(通讯员:吴婧)2023年11月20日下午,地球科学学院在主楼308报告厅举行了2023年度野外实践教学团队建设交流会。地学院周刚书记、吴元保院长、朱宗敏副院长、湖北省教学名师童金南老师、校级教学名师马昌前老师、校教学督导赵俊明老师、各系主任和代表、三大实习基地的队长、副队长及学术指导、学院教学秘书、本科生辅导员等共21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朱宗敏副院长主持,她首先介绍了应邀参会的专家领导,并对各团队的汇报内容提出了要求。北戴河、周口店、秭归三大实习基地队长、副队长和学术指导共9人分别对实习教学团队及个人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内容包括野外实习开展情况、基地教学资源建设、规范教学内容、实习安全保障工作等方面。之后辅导员秦傲代表学工组老师们汇报了过去一年学院本科生参加国内外经典地质路线学习的相关情况。
汇报结束后,周刚书记等9名专家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评选出北戴河地质认识基地教学团队为优秀团队,陈林、王国庆、江海水3位老师为优秀个人,其余团队和个人为合格。
附表1:2023年度野外实践教学团队及成员个人考评结果
序号
教学团队/团队人员
考评结果
1
北戴河地质认识基地教学团队
优秀
2
秭归地质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团队
合格
3
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团队
合格
4
王国庆(周口店团队队长)
优秀
5
陈林(北戴河团队队长)
优秀
6
江海水(秭归团队队长)
优秀
7
冯庆来(秭归团队学术指导)
合格
8
李益龙(秭归团队副队长)
合格
9
陈炜哲(北戴河团队副队长)
合格
10
龚一鸣(北戴河团队学术指导)
合格
11
刘德民(周口店团队副队长)
合格
12
朱云海(周口店团队学术指导)
合格
在交流研讨环节,各评委和实习团队就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野外实习课程设置的差异化、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实习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实习教材的出版、地质填图技能的培养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马昌前、龚一鸣、童金南等几位老师根据自己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交流活动的感受,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1)野外工作能力强一直是地学院学生的优势,但是现在培养目标都在变化,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也有了很大不同,野外实践是否应该改变思路?以前教学生的都是野外观察和动手能力,现在更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建议我们的学生在野外实习期间应该多与当地政府、地质公园、博物馆等单位加强联系,通过联合开展科普活动等加强社会服务,帮助当地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发展科普旅游资源,借助地大和地学院的传统学科优势帮助他们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也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提高学校和学院的声誉;(2)今年地大南北两校牵头,成立了实践教学联盟,地学院应该好好利用这个契机,资源共享,既可以节约财力物力,也能丰富我们的实践教学内容;(3)目前我们的野外实习路线很多,但是集成度还不够好,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后期需要更好的顶层设计和更长远的谋划,进一步打造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品牌。
朱宗敏副院长说,野外实践教学是我们的传统特色,不能丢失,除了北戴河、周口店、秭归三大实习基地的认识和教学实习,还需要有武汉周边、国内外经典地质路线实习等来补充和加强。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希望在校期间加强科研训练。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学生从一进校门就会学习地球系统科学导论,后面要推进的是怎么把实践教学跟专业课衔接起来,以地球系统科学的思维来把三大实习基地和武汉周边、海内外经典路线统一起来,还会把实践联盟的资源纳入到我们的体系中。同时,要注意收集海外大学的实践夏令营信息等多方资源,让我们的学生跟国外的学生一起出野外,开阔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
会议最后,吴元保院长表示,感谢三大实习团队的老师们,通过认真细致的野外教学把热爱科学、热爱地质、热爱地大的“三热爱”精神传递给学生们。我们一定要系统谋划实习内容和路线--如何利用实践联盟平台,如何教研结合,如何把课程思政也融入进去,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带着任务去把实践教学和科研融合起来,比如带领学生做科研立项,带学生考察经典路线,出版教材,并围绕这个中心加强对外宣传和科普。同时,还应该尽快把成果和亮点以论文和报奖的形式展示出来,把地学院的实践教学打造成地大的重要育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