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天下 问学求新
校长王焰新院士在2021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1年9月24日 南望山校区西区运动场
亲爱的2021级同学们,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凡有等待,必有启程!从签发第一张通知书开始到现在两个多月的等待,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欢迎4796名新“CUGERS”(地大人)的到来,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刚刚,你们用铿锵的脚步、嘹亮的口号、飒爽的英姿、豪迈的气概向我们展现了最年轻的地大人的风采,我提议大家把掌声送给顺利完成了大学里第一堂爱国实践课的自己!送给与我们一起流汗、一起欢笑、一起晒得更黑的承训教官们!送给一直陪伴、一直鼓励、一直关心我们成长的家人和师长们!
盛世如所愿,百年再出发!一百年前,为了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怀抱伟大理想,毅然举起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旗帜,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长征的血雨到抗日的腥风,从建设的探索到改革的攻坚,从发展的事业到复兴的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69年年前,应国家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要,一所大学干起了“动地”的事业,刘型、高元贵等老一辈红色革命家孕育了她的红色基因,池际尚等老一代科学家发展了她的红色血脉。他们用革命者的情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彰显了这所大学坚毅质朴的底色,鼓舞一代代地大人团结奋斗。虽几经辗转,在地质教育几近中断的情况下仍牢记育人初心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经济建设急需的地矿行业专门化人才;定址武汉,百废待兴,但师生们顾全大局,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南望山麓一片荒野上建起了校舍。此后,历经30余载的接续奋斗,地大人抢抓机遇、励精图治,实现了学校由单科地质行业院校向学科特色型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先后首批进入“211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迈入新时代,地大人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建成未来城校区,提前实现“三步走”第一阶段办学目标,开启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新征程。同学们!你们选择的这所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势,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始终坚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本色,始终保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的胸怀,始终传承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气概,满怀无限的希望,书写了一代代地大人爱国、奉献、求真、担当的华彩篇章。
明年的11月7日,全球地大人将共同欢庆母校七十华诞。七秩荣光,逐梦未来!今天,奋斗的接力棒交到了你们的手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新的赶考之路,要想成为新时代出彩的“CUGERS”、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更应在大学这个人生的关键阶段,胸怀天下、立青云志,问学求新、做追梦人。
胸怀天下就是要始终怀揣爱国的赤子之心。刚入学,一见面,我与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个既厚重,但又充满时代特点的话题。这是因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有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之志,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还有见证初心与使命的“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他们或兼济苍生,或成就伟业,或视死如归,或为国捐躯,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百年前,红船启航,星火燎原,中国之命运掌握在平均年龄28岁的一群青年手中;新时代,嫦娥飞天,北斗指航,民族之复兴借力于不过而立的热血团队。坚持祖国至上,毅然回国;深藏敌后,在隐蔽战线作战;忠诚教育,开创岩石学学科学脉,为国培育英才,这是我校南迁建校功勋池际尚先生的“以身许国”。年轻时听从国家号召,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天文学和化学,报考了当时国家人才紧缺的地质专业。“跳出”地球看地球,提出用人造卫星找矿设想,最终成长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这是1952届校友欧阳自远院士把个人的成长成才和祖国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以身许国”。还有近30万地大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把个人事业融入到地大资源富国、环境护国、教育报国、科技强国的生动实践中,如果说红色是地大最厚重的底色,那么爱国则是地大人始终不改的本色。天下大势,浩浩汤汤。无限机遇,未知挑战,国将何往、民之所向,将由你们来定义。来到大学,你们的体型、发型可以非线性变化,但是德行应当是线性的,向上、向善、向好的。希望大家接力擎起“一心爱国、奋斗一生”的旗帜,心怀“国之大者”,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牢记心中,传承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把青春和热血融入祖国的山河。
胸怀天下就是要砥砺践行共同体理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这是古代先贤对美好世界和生活的朴素愿望;“共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光明的未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是大国领袖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责任与担当。当今世界,人与人、国与国连接日益紧密,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孤立于世界之外,更没有哪个个体能够离群而歌。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地球这同一个家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地大是共同体理念忠实的践行者。过去,我们以“山谷的风、狂暴的雨、天上的星、林中的鸟”为伴,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支撑;如今,我们正瞄准“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的建设,希望更加深刻地认识复杂的地球系统,更加可持续地勘探、开发、利用地球资源,更加有效地防治灾害、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更加科学地管控人地关系,为维系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提供“地大方案”。这些研究都需要硬科学、软实力协同并进,都需要基于地球内、外,天、空、海、地于一体的跨学科融通,都需要大家宏大的眼光、宽阔的视野、厚实的专业知识。同学们,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试想,我们的所思、所学、所行与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心潮澎湃的事。希望大家能把“求知”变为“求道”,把个人发展融入世界整体、地球健康、人类安全,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在这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大学里构建放眼天地的大时空观、沧海桑田的大历史观、知行合一的大实践观,既能“仰观宇宙之大”,又能“俯察品类之盛”;既能“纵横一万里”,又能“上下五千年”,在大变局中找准定位,在大格局中担当奋进!
选择地大,成就梦想!两个月前,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就意味着大家的最重要的选择得以实现,也意味着你们选择将青春和梦想托付给这所大学,但是绝不意味着选择即实现、来到便放纵、躺平会成就,中间还面临无数个是自律还是他律,是坚持还是放弃,是60分万岁还是探寻究竟的选择。我以为,如果说胸怀天下是做好了扬帆何处方向上的准备,那么在“问学”中成长、在“求新”中蜕变,则是练就过硬本领为远航做行动上的准备。
问学就是要潜心探索,孜孜以求。古人云:“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如今,我们处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可以让我们轻松获得信息,尤其是对你们这些网络原住民来说,网络就是生活,数字化就是生存方式。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网上都有”可能成为你们不听课、不记笔记、不请教师长的借口。我始终认为,获取信息不意味着获得知识和智慧,大学存在的意义就是在教与学、学与问的不断交锋中去发现问题、探索真理、习得知识、增长智慧。问学、问学,前提在学,关键在问。“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得者,我校1953级校友张弥曼院士,长期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研究,“第一条鱼如何爬上陆地?”这是她和她的古鱼类学同行们所感兴趣的终极命题,为了给这些命题一个尽可能准确的答案,她付出了毕生的时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在能够拼尽全力的时候,她从没吝啬过一丝力气。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为了搞明白在浙江发现的中生代鱼化石的归属细节,她一到周末就带着化石去挨个拜访当时出名的鱼类专家,向他们求教。鱼类登陆呼吸需要内鼻孔,但属于总鳍鱼类的杨氏鱼没有发现内鼻孔,这是古生物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反对,也是张弥曼院士反对导师雅尔维克的理论得出的结论。虚心求教、敢于质疑、不断坚持、追求真理,正是这种精神让她成为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同学们,所有优秀都是在苦行中修成,所有真理都是在质疑中明晰。与搜搜头条、晒晒票圈、刷刷抖音这种来得快的信息获取相比,我更希望你们传承和弘扬向学、乐学之风,以谦逊之态度、探索之精神,在美丽的地大校园里静下心来,投入课堂、倾心作业、畅游专业,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在课堂上抬起头来、举起手来、提出问题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求学路上,充分运用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拜真师、求真知、塑真我。
求新就是要厚植基础,追求卓越。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都饱含“新”意,从2G到5G的更快、更顺、更便捷;在“嫦娥”揭秘月球背面风景后,我们的“祝融”又登上了火星;从“和谐号”到“复兴号”,神州大地上跑出了中国加速度......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的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不断加速融合。科技创新既是大国博弈的硬核比拼,也是人民渴望过上美好生活的关键支撑,我们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科技创新的实践一再证明: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其使命不仅要服务于今天,更重要的是引领未来,创造新的需求和发展优势。对于大家而言,没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过硬的专业功底,所有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关于创新的讨论都只是妄想和空话。我们正在建设的研究型大学,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它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学习的真谛在于一点一滴的奋斗带来的集腋成裘的变化和成长。希望同学们从上好每堂课、做好每个实验开始,认真对待基础课和公共课,让基础厚实、专业精深成为你们的基本素养;希望你们广泛涉猎知识,培养多元化、批判性思维,在学科交叉中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寻找从无到有的新方向、开辟前所未有的新领域,让“开物前民”成为求学的基本思维;希望你们善于求新,在老师们的指引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立志勇闯“无人区”、笃行攻克“卡脖子”。
胸中存山河,笔下有乾坤。身处“最有理由自信”“最有豪情奋斗”的时代,你们继选择地大之后,将要认识地大、了解地大、融入地大、成就地大,真诚地希望你们与家国同心、与时代同向、与正念为伴,一路追随光亮,在高山大海上抒写豪情壮志,在日月星辰下反躬自省,在艰难困苦中玉汝于成,做爱国者、奋斗者、攀登者,在为祖国和人民奋斗中书写青春的灿烂篇章!
再过一周,我们将迎来新中国七十二岁的生日。让我们共同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共同祝愿非凡的地大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